好名馆起名网

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名称呼的礼仪

发表于:2022-10-17 21:35:56 来源:好名馆起名网 作者:易祺 阅读量:463

中国古代对人的称谓反映了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。古人通常有名、字和号。在不同场合遇到不同身份的人时,怎么称呼会有所不同。当您和别人见面时,是该称呼名还是字还是号呢?本文和大家简要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名称呼的礼仪。

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名称呼的礼仪

古人社交如何称呼呢?

一个人的名字作为一个符号,其基本目的是使人们彼此区分。但是,在社会生活中,名字已大大突破了识别符号的含义,并体现在与礼仪和习俗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中。在古代,男人和女人都有一个小名,一个大名字和一个字。

所谓小名是孩子出生时父母为他/她取的名字。小名是非常随机的,不少以动物为昵称,小猪、小狗很常见。孩子以动物起了一个小名,据说是因为古代孩子的成活率不高,所以这个小名字意味着容易养活长大。

大名通常是孩子上学后取的名字,也是正式名称。例如,刘备(姓刘名备字玄德),“备”是他的名字;苏轼(姓苏名轼字子瞻),“轼”是他的名,“子瞻”是他的字。

取“字”通常在成年期举行冠礼时进行。有一种说法是“冠而字之”。普通人通常是不取字的,而官僚和文人则多取字。如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,字孔明;清朝宰相张廷玉,字衡臣。女人也有取字的,一些书香门第的小姐们有名也有字。但是,女子们通常只有在订婚和结婚时才会取字。有一个成语叫“待字闺中”,这意味着女孩订婚、结婚,在闺阁中等待取字。在文学中,女人的婚姻也被称为称为“字之”,意思是订婚和结婚。

小名、大名和字这三个称呼不要混淆,这与礼节有关。孩童时期如何称呼都行,等到长大后取了大名了,再称小名就不合适了,只有父母和亲密的人才可以这么称呼。这种礼仪在《红楼梦》中有所体现,贾宝玉,林黛玉和薛宝钗就互称小名,贾母说,如果都长大了,就不要再叫小名了。在古代,对成年人的称呼小名被认为是对这个人的不敬,甚至是侮辱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曹操的小名是阿满,所以他的许多政治对手或不尊重他的人都被称他为阿满,表示对曹操的蔑视。

古人有“名讳”之说,史料文字中所说的某人“讳”,讳下面就是他的名,加讳字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尊敬,表示不敢直接称呼他的名字。在社交当中,对对方表示敬意的时候不称名,直呼其名是不尊敬的行为,所以名应避讳。

如果表示尊敬,应称他的字或号等,但是自己称呼自己的时候,称名,不称字。自称称字,是一种自大的行为。臣下无论是在皇帝或长辈面前称自己,一定要称名,以称名之谦卑体现对皇帝或长辈的尊敬,绝不能称字。

中国礼制中有两个概念,叫“赞拜不名”、“诏书不名”,这都是对某个官员赋予的一种特殊荣誉。赞拜不名,是指官员在朝堂上对皇帝跪拜,主持礼仪的鸿胪寺官员唱赞到某个官员时要提到他的名,如果不像其他人一样称名,而称他的官职或爵位,这就是一种高规格的礼遇。一般有这种荣誉的官员,通常是官高爵显的大臣或权臣。诏书不名,是指在诏书中本应该称呼其名的时候也不称名,而是用其他的名字代替,这同样也是一种政治上的荣誉。

文人之间互相称呼十分讲究字,称为“讳名称字”。文人、朋友间互相称字也有亲近感,君对臣称字就是对臣的抬举,如《雍正王朝》中,康熙、雍正就称张廷玉的字“衡臣”。君称臣之字的现象主要是唐代以前,宋以后较为少见,顾炎武的《日知录》对此有专门的说明,他说唐代以前,君常称臣字,所以君臣之间有朋友之义,后世罕见。

号也是一种名字称呼,一般是文人、官员、僧道等。号也最为复杂,下面介绍几种:

自号。主要是文人表达自己的志向、信仰、节操、情趣、爱好、性格、人生观等等。比如苏东坡、郑板桥、王渔洋,这些都是号。苏轼,号东坡居士,称居士的一般都信佛,表示自己恬谈,四大皆空。清代“扬州八怪”之一的郑板桥,名叫郑燮。王渔洋名叫王士禛,是清代刑部尚书、著名诗人,号渔洋山人。自取号者,人们也往往遵从其意向,也以号称他们,对其也有尊崇之意。

他号。是别人起的号,也叫绰号。例如赛诸葛、小诸葛、小李广、智多星、赛西施、母夜叉等等,有褒也有贬,称呼时和礼敬与否有关。

谥号。是人死后朝廷给予的一种评价性称号,最初也有褒贬之分,后世多为褒义。清代官方赐予谥号者,有一定成就、较高品级,威望、品德高尚的人。尤其是谥以“文”字,一般是不轻易授予的。按制,若非翰林出身,必须是大学士才谥“文”,能得到“文”字谥号的,都是特别著名的人物。因谥号具有荣誉性,所以后人也多以谥号称之,以表示尊敬,其生前的文集大多也是以他的谥号命名。例如曾国藩的《曾文正公全集》、林则徐的《林文忠公政书》等。

除了上面的这些称谓以外,还有许多称谓虽然不普遍,但也作一些简单的介绍。

府邸称。这一般多用于王公贵族的代称,作为第三人称。清代,如恭邸就是指恭亲王奕訢;醇邸就是指醇亲王奕譞或是他的儿子载沣;庆邸是指庆亲王奕劻,这些都是王府府邸称谓。

爵称。这种情况相对府邸称要多,如诸葛亮称武侯,因为他的爵位是武乡侯;司马温公,指的是司马光,因为他的爵位是温国公。清代,有礼亲王、郑亲王、睿亲王等,用于第二人称,对面称呼他时,称王爷。用于第三人称也有用爵称的。

地望称。这种称谓较为常见,一般是有一定地位的或是名人,以他出生的州县称呼。如明代的张居正,湖北江陵县人,称张江陵;严嵩,江西省分宜人,称严分宜;清代李鸿章,安徽合肥人,称为李合肥;张之洞,直隶南皮人,称为张南皮等。

以任官地、官衙、官职称。如柳柳州,是指柳宗元,因为他在柳州做过刺史;杜工部,是指杜甫,因为他担任过工部衙门的员外郎;王右军,是指王羲之,因为他担任过右军将军。

称呼中的避讳礼仪

古人对尊敬之人的名字主要体现在“名”上,应避免写出或直接说出,而是以变通的方式表达,否则就是失礼、不敬的行为。其中,对于皇帝的避讳最为严格,不避讳则是犯罪,这是古代称谓之礼的特殊内容。避讳主要分为私讳和国讳。除了皇帝之外,避其他人都叫“私讳”。中国古代交往礼俗中有“入乡问俗,登门问讳”的注意事项,否则就很容易犯了对方家族的名讳,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。雍正朝大学士、首席军机大臣鄂尔泰,父亲名鄂拜,鄂尔泰在书信中就从不写“拜”字,而以“顿首”代替。别人与鄂尔泰书信来往,也不写拜字,以免犯讳。乾隆朝福康安对属下官吏犯其祖(李荣保)、父(傅恒)或本人名讳者必当面申饬,与他往来的公文,凡“康”字均以“泰”字代替,“安”字以“宁”字代替。

“国讳”,是全国臣民都必须避讳的某人名字。如皇帝、皇太子的名字,清代还有孔圣、关圣的名讳。孔子名“丘”、关羽名“羽”,这两个字都是要避讳的。皇帝的避讳就更加严格了,这关乎某些名称的改变以及用字的改变。如康熙的名字叫玄烨,有一个玄字,皇宫的北门玄武门到了清代康熙继位后就叫神武门了,玄孙,也被改为元孙。雍正帝名胤禛,继位后,其兄弟的“胤”字改成了“允”字,与其名“禛”字同音的“真”字也要改,河北的真定县改为正定县,江苏省的仪真县改为仪征县。后来溥仪继位后,仪征县为避讳“仪”字又改了一次,不过名字没有叫开清代就灭亡了。此外,皇帝的陵寝也要避讳,如康熙帝的陵寝叫景陵,湖北的景陵县就因此改为了天门县。不过,清代皇帝的避讳,比起以前的朝代来说,还不算是最讲究的,最讲究的是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。清代到了嘉庆以后,不让臣民迁就他,而是主动迁就臣民。例如嘉庆帝名叫永琰,他即位后将“永”字改成了“颙”,道光帝名绵宁,将“绵”字改为了“旻”字,这样的生僻字民间用到的很少,这也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语带来了便利,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。​​​​
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