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梅康熙字典解释
梅康熙笔画:11画 (梅:11)
〔古文〕?槑【唐韻】莫杯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模杯切【韻會】謀杯切,?音枚。或作槑、楳,亦作?。【說文】枏也。【爾雅·釋木】梅,枏。【陸璣·條梅疏】似豫章大木也。又【書·說命】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。【禮·內則】梅諸。【名物疏】陸璣所釋有條有梅,自是枏木似豫章者。豫章,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。和羹之梅,籩實之乾䕩,似杏實酢者也。
又【爾雅·釋木】時,英梅。【註】雀梅。
又【爾雅·釋木】朹檕梅。【註】狀如梅,子赤色似小柰,可食。
又【埤雅】江、湘、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,則水潤土溽,蒸鬱成雨,謂之梅雨。【四時纂要】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,芒種後逢壬出梅。
又楊梅,果名。【越郡志】會稽楊梅爲天下之奇。
又梅梅,猶昧昧,居喪之容也。【禮·玉藻】視容瞿瞿梅梅。
又州名,屬廣東。【南宋·地理志】改敬州爲梅州。
又姓。【廣韻】出汝南。漢梅福、梅鋗。
又【集韻】毋罪切,音浼。亦姓也。槑字原从二杲作。又?。
考證:〔【書·說命】若作和羹,汝惟鹽梅。〕
謹照原文汝惟改爾惟。〔【爾雅·釋木】朹槧梅。〕
謹照原文槧改檕。
页码: 页528第08
梅音韵参考
[上古音]:之部明母,mu?
[广韵]:莫杯切,上平15灰,méi,蟹合一平灰明
[平水韵]:上平十灰
[唐音]:*məi
[国语]:méi
[粤语]:mui4
[闽南语]:boe5,m5,moai5,mui5
梅索引参考
[古文字诂林]:05册,第56部,木部,10
[故训彙纂]:1109|1187.7
[说文解字]:编号3403,第06卷上,木部第10字
[康熙字典]:页528第08
[汉语字典]:卷2页1215第13
[辞海]:卷6页9860第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