楝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楝康熙字典解释
楝康熙笔画:13画 (楝:13)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郞電切,音鍊。【說文】木也。【爾雅翼】木高丈餘,葉密如槐而尖,三四月開花,紅紫色,實如小鈴,名金鈴子。俗謂之苦楝,亦曰含鈴。子可以楝,故名。
又【淮南子·時則訓】七月官庫其樹楝。【註】楝實,鳳凰所食。
又【東臯雜錄】花信風、梅花風最先,楝花風最後。凡二十四番,以爲寒絕。
又【荆楚歲時記】蛟龍畏楝,故端午以楝葉包糉,投江中祭屈原。
又與欄通。詳欄字註。
页码: 页540第07
楝音韵参考
[广韵]:郎甸切,去32霰,liàn,山開四去先來
[平水韵]:去声十七霰
[国语]:liàn
[粤语]:lin6
[闽南语]:kan2
楝索引参考
[古文字诂林]:05册,第56部,木部,120
[故训彙纂]:1127|1205.3
[说文解字]:编号3513,第06卷上,木部第120字
[康熙字典]:页540第07
[汉语字典]:卷2页1245第09
[辞海]:卷7页0930第2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