痱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
痱康熙字典解释
痱康熙笔画:13画 (痱:13)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符非切,音肥。【玉篇】風病也。【廣韻】同?。【集韻】一曰小腫。【爾雅·釋詁】痱,病也。【前漢·賈誼傳】非亶倒縣而已,又類辟且病痱。【註】辟,足病。痱,風病。
又【唐韻】蒲罪切。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部浼切,?音琲。又【集韻】簿亥切,音倍。義?同。
又【廣韻】扶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父沸切,?音?。【廣韻】熱瘡。
又【韻會】避也。
又【集韻】妃尾切,音斐。鬼痛病。
页码: 页774第33
痱音韵参考
[广韵]:符非切,上平8微,féi,止合三平微並
[平水韵]:上平五微·上声十贿·去声五未
[粤语]:fai2fai6fei2
[闽南语]:pui3
痱索引参考
[古文字诂林]:07册,第2部,疒部,42
[故训彙纂]:1507|1585.5
[说文解字]:编号4712,第07卷下,疒部第42字
[康熙字典]:页774第33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