甥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甥康熙字典解释
甥康熙笔画:12画 (甥:12)
【唐韻】所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師庚切,?音生。【廣韻】外甥也。姊妹之子曰甥。【詩·大雅】韓侯娶妻,汾王之甥。【傳】姊妹之子爲甥。
又【爾雅·釋親】謂我舅者,吾謂之甥。【韻會】女之壻亦曰甥。【孟子】帝館甥于貳室。
又【韻會】外孫曰甥,據外祖而言。一說外孫曰彌甥。【左傳·昭二十三年】以肥之得備彌甥。
又【爾雅·釋親】姑之子爲甥,舅之子爲甥,妻之晜弟爲甥,姊妹之夫爲甥。【註】四人體敵,故更相爲甥。甥猶生也。
又姓。晉大夫呂甥之後。
页码: 页755第14
甥音韵参考
[上古音]:耕部审二母,sheng
[广韵]:所庚切,下平12庚,shēng,梗開二平庚生
[平水韵]:下平八庚
[粤语]:saang1sang1
[闽南语]:seng1
甥索引参考
[古文字诂林]:10册,第20部,男部,3
[故训彙纂]:1476|1554.4
[说文解字]:编号9162,第13卷下,男部第3字
[康熙字典]:页755第14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