裔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裔康熙字典解释
裔康熙笔画:13画 (裔:13)
〔古文〕??【唐韻】餘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以制切,?音曳。【說文】衣裾也。
又邊也。【家語】裔夷之俘。【史記·五帝紀】乃流四凶族,遷于四裔。【賈逵註】四裔之地,去王城四千里。
又【正韻】末也,胄也。【韻會】苗裔,種類也。【書·微子之命】德垂後裔。【屈原·離騷】帝高陽之苗裔兮。
又裔裔,行貌。【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】纚乎淫淫,般乎裔裔。【左思·蜀都賦】紆長袖而屢舞,翩躚躚以裔裔。
又飛流之貌。【前漢·禮樂志】先以雨般裔裔。
又容裔,縱肆貌。
又融裔,聲長貌。【潘岳·笙賦】泓宏融裔。
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見《姓苑》。《古今人表》有裔款。
又【類篇】羊列切,音拽。義同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高門鼎貴,魁岸豪傑。虞、魏之昆,顧、陸之裔。【類篇】亦作?。
页码: 页1117第12
裔音韵参考
[广韵]:餘制切,去13祭,yì,蟹開三去祭A以
[平水韵]:去声八霁
[粤语]:jeoi6
[闽南语]:e3
裔索引参考
[古文字诂林]:07册,第28部,衣部,57
[故训彙纂]:2064|2142.4
[说文解字]:编号5284,第08卷上,衣部第57字
[康熙字典]:页1117第12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