繅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繅康熙字典解释
繅康熙笔画:17画 (繅:17)
〔古文〕?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蘇遭切【正韻】?音騷。【說文】繹繭出絲也。【禮·祭儀】夫人繅三盆手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子皓切,音早。義同。
又【五經文字】繅,禮經或以爲薻藉之薻。【周禮·春官·典瑞】王晉大圭執鎭圭,繅藉五采五就。【註】繅有五采文,所以薦玉。又【司几筵】加繅席畫純。【註】繅,讀爲藻。【儀禮·聘禮】圭與繅,皆九寸。【註】雜采曰繅。古文或作藻。今文作璪。
【集韻】繅,或作繰?。【廣韻】俗又作縿,非。
【說文】繅作繅。詳繅字註。繅字原从臼作。
页码: 页937第06
繅音韵参考
[广韵]:子晧切,上32晧,zǎo,效開一上豪精
[平水韵]:下平四豪·上声十九皓
[粤语]:sou1
繅索引参考
[古文字诂林]:09册,第59部,糸部,3
[故训彙纂]:1776|1854.1
[说文解字]:编号8473,第13卷上,糸部第3字
[康熙字典]:页937第06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