芬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
芬康熙字典解释
芬康熙笔画:10画 (芬:10)
【唐韻】撫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敷文切,?音紛。草初生,香分布也。
又【博雅】芬芬,香也。【詩·小雅】苾芬孝祀。【大雅】燔炙芬芬。
又【揚子·方言】和也。
又【汲冢周書】汝無泯泯芬芬,厚顏忍醜。【註】泯芬,亂也。
又【管子·地員篇】芬然若灰。【註】芬然,壤起貌。
又【前漢·禮樂志】芬哉茫茫。【師古註】芬謂衆多。
又【博雅】毛草也。
又姓。【戰國策】晉有大夫芬質。
又【韻補】孚焉切。【楊芳·合歡詩】爰有承露枝,紫榮合素芬。扶疎垂淸藻,布翹芳且鮮。
【說文】本作㞣。或从艸。【六書略】又作?。又?。
考證:〔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草初生分布也。〕
謹照原文分布上增香字。〔又姓。【戰國策】晉有大夫芬只。〕
謹照廣韻原文芬只改芬質。
页码: 页1020第13
芬音韵参考
[上古音]:文部滂母,phiu?n
[广韵]:撫文切,上平20文,fēn,臻合三平文滂
[平水韵]:上平十二文
[粤语]:fan1
[闽南语]:hun1
芬索引参考
[古文字诂林]:01册,第11部,屮部,5
[故训彙纂]:1912|1990.3
[说文解字]:编号0237,第01卷下,屮部第5字
[康熙字典]:页1020第13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