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名馆起名网

蕃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
蕃

蕃康熙字典解释

蕃康熙笔画:18画 (蕃:18)

【唐韻】附袁切,音煩。【說文】草茂也。【詩·唐風】椒聊之實,蕃衍盈升。【書·洪範】庶草蕃廡。【傳】蕃,滋也。又【周語】民之蕃庶,于是乎生。【註】蕃,息也。

又草名。【山海經】隂山,其草多茆蕃。

又鳥名。【山海經】?光山,其鳥多蕃,或云卽鴞。

又方煩切,音樊。義同。

又與藩通。【詩·大雅】四國于蕃。

又【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】九曰蕃樂。【註】閉藏樂器而不作也。

又【韻補】方愔切,音汾。柳宗元文:我姓蟬嫣,由古而蕃。聯事尚書,十有八人。

又【集韻】蒲麋切,音皮。地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魯國蕃。【註】邾國也。

又【後漢·黨錮傳】蕃嚮。【註】蕃,姓也。

页码: 页1056第33

蕃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元部并母,biuan

[广韵]:附袁切,上平22元,fán,山合三平元並

[平水韵]:上平十三元

[粤语]:faan4

[闽南语]:hoan1

蕃索引参考

[古文字诂林]:01册,第14部,艸部,434

[故训彙纂]:1971|2049.16

[说文解字]:编号0675,第01卷下,艸部第434字

[康熙字典]:页1056第33
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