姍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姍康熙字典解释
姍康熙笔画:8画 (姍:8)
〔古文〕㛽【廣韻】蘇干切【集韻】相干切,?音山。好也。一曰誹也。【前漢·異姓諸侯王表】秦自任私,智姍笑三代。
又【集韻】師姦切,音刪。又所晏切,音訕。義?同。
又鋪官切,音潘。醜也。又簫前切,音先。姍姍,行貌。【前漢·外戚傳】立而望之,偏何姍姍其來遲。
又桑葛切,音躠。婦人行衣曳地貌。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便姍嫳屑。
考證:〔【前漢·外戚傳】立而望之,何姍姍其來遲。〕
謹照原文何字上增偏字。〔【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】便姍嫳屑。〕
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。
页码: 页258第23
姍音韵参考
[广韵]:蘇干切,上平25寒,sān,山開一平寒心
[平水韵]:上平十四寒
[国语]:shān
[粤语]:saan1
姍索引参考
[古文字诂林]:09册,第35部,女部,218
[说文解字]:编号8284,第12卷下,女部第218字
[康熙字典]:页258第23
[汉语字典]:卷2页1037第10
[辞海]:卷3页8130第1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