啐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
啐康熙字典解释
啐康熙笔画:11画 (啐:11)
【廣韻】七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取內切,?音倅。【說文】驚也。
又【增韻】咄啐,嘑也。
又【玉篇】嘗也。【廣韻】嘗入口。【禮·雜記】衆賔兄弟,則皆啐之。【註】啐,嘗也。【釋文】啐,七內反。【儀禮·士冠禮】啐醴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倉夬切,音嘬。【廣韻】啗也。【禮·雜記·啐之釋文】啐,又蒼快反,徐邈讀。
又【廣韻】蘇內切【集韻】蘇對切,?音碎。【廣韻】送酒聲。【集韻】聲也。
又【集韻】輸芮切,音稅。小歠。
又摧內切,音䯿。驚也。
又祖對切,音晬。少飲酒也。
又【廣韻】子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卽聿切【正韻】卽律切,?音卒。【玉篇】吮聲。【廣韻】啐?聲。
又【集韻】昨律切,音崒。嘈啐,衆聲也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五割切,音嶭。啐啐㗴㗴,戒也。【說文】語相呵拒也。或作?㖕。
又【廣韻】才割切【集韻】才達切,?音?。與囋同。詳後囋字註。
考證:〔【集韻】祖對切,音晬。〕
謹按集韻祖對切内有睟,無晬。音晬改音睟。
页码: 页195第13
啐音韵参考
[广韵]:倉夬切,去17夬,cuài,蟹合二去夬清
[平水韵]:去声十卦·去声十一队·入声四质
[国语]:cuì
[粤语]:ceoi3seoi6
[闽南语]:chhui3
啐索引参考
[古文字诂林]:02册,第1部,口部,132
[故训彙纂]:361|0439.3
[说文解字]:编号0910,第02卷上,口部第132字
[康熙字典]:页195第13
[汉语字典]:卷1页0645第03
[辞海]:卷2页7960第1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