熅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
熅康熙字典解释
熅康熙笔画:14画 (熅:14)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於云切,音氳。【說文】鬱煙也。【前漢·蘇武傳】置熅火。【註】師古曰:熅聚火無焱者也。
又【玉篇】煙熅也,氣也,煗也。【班固·東都賦】降烟熅調元氣。
又【新書·道術篇】欣?可安謂之熅。反熅爲鷙。
又通作蘊。【詩·大雅】蘊隆蟲蟲。【釋文】蘊行粉反。本又作熅。紆文反。
又【集韻】烏昆切,音溫。?熅火微。或作熄。
又鄔本切,音穩。熅㶧熱也。
又紆問切,音醞。以火伸物。
又烏沒切,音搵。煙鬱貌。
又一曰熱貌。【新書·禮篇】天淸澈,地富熅。
页码: 页679第04
熅音韵参考
[平水韵]:上平十二文·去声十三问
[粤语]:wan1wan3
[闽南语]:un1
熅索引参考
[故训彙纂]:1365|1443.5
[康熙字典]:页679第04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