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字康熙字典解释及音韵参考
束康熙字典解释
束康熙笔画:7画 (束:7)
【唐韻】書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輸玉切【正韻】式竹切,?音㑛。【說文】縛也。徐曰:束薪也。【詩·周南】白茅純束。
又五疋爲束。【禮·雜記】納幣一束。
又五十矢爲束。【詩·周頌】束矢其搜。
又脯十脡曰束。【穀梁傳·隱元年】束脩之肉,不行境中。
又地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束州,趙地。又姓。【統譜】望出南陽,漢疏廣後,避難改爲束。
又【韻會】春遇切【周禮·註疏】詩注切,?音戍。約也。【周禮·司約註】言語之約束。約音要。【史記·漢高紀】待諸侯至,定要束耳。
又叶所律切,音率。【蔡邕·筆賦】削文竹以爲管,如桼絲之纏束。形條搏以直端,染元黃以定色。
从木从口,與朿別。
页码: 页512第12
束音韵参考
[上古音]:屋部审三母,sjiok
[广韵]:書玉切,入3燭,shu,通開三入鍾書
[平水韵]:入声二沃
[唐音]:*shiok
[国语]:shù
[粤语]:cuk1
[闽南语]:sok4
束索引参考
[古文字诂林]:06册,第17部,束部,1
[故训彙纂]:1073|1151.5
[说文解字]:编号3879,第06卷下,束部第1字
[康熙字典]:页512第12
[汉语字典]:卷2页1158第03
[辞海]:卷6页7510第1
宝宝起名:根据宝宝八字命格、五行喜用神,结合汉语文学、传统国学、现代姓名学等理论的起名系统。